本来不想回答的,看了那么多回答后,一个感觉是左,这几年真的越来越左,二是家长的格局就是孩子命运的天花板。
首先英语是一个工具,交流的工具。英语是不是主科,孩子要不要学完全取决于你打算孩子将来达到什么高度。如果想等需要的时候临时抱佛脚,那是没有奇迹发生的。
那什么人可以把英语当副科呢?
1、中考淘汰50%,所以被淘汰的,或者打算自己孩子被淘汰的可以把英语当副科学。一般在五年级可以决定一批,初二决定一批。
2、高考打算读普通大学的,也就是一本以下的,可以把英语当副科学。这样从高中生中又可以淘汰80%,这个阶段大概在高二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。
那什么人要学英语呢?
1、普通大学打算读研的,研究生需要写论文,需要看国际文献
2、985、211和专业性很强的一本大学生必须学英语,因为想去大厂,去高端研发公司
3、所有研究生,需要写论文,看国际学术的文献,甚至参加高端学术会议
4、出国深造的。
所以学不学英语,当不当主科,其实父母自己决定就好了。这不是国家能决定的,毕竟以后到了大学,这孩子总得能用才能录取吧。把一个小学生水平的送到清华他也读不下去呀。
教育改革以后英语还是主科吗
首先英语在大部分人踏入社会是用不到的,上学时占用大部分时间是事实。部分操作设备或电脑会有一点用处,但基本上也是转化为中国特有的智慧与理解方法,变通使用,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,中文界面也在增多,英语的作用有但在减少。
危害:很容易传播西方文化,如是自然科学当然好,但大多裹挟了西方的政治思想,所以就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现象,对一个普通的民众有这种思想是非常危害的。在中国生活与工作,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智慧,更有使用的舞台。不如不让多学一些历史与传统文化,实用却不反动。像工人农民官员哪里会用到英语。反过来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英语上是不是浪费了。英语的高考重要,才会造成了年龄小的学生出国,大部分外教来中国,中间难免夹杂着别有用心的人。他们宣扬西方的好,无形中在小孩心中播下了崇洋媚外的种子。所以从这点来看学习英语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。
综上所述,英语可以学,学点基础的就行了,降低高考英语的分数,这条指挥棒让很多人盲从。如部分学科专业需要英语,大学里再学也不迟。坚决清理外教。我生活中接触到的反动思想的人,一种是认为读书比较多,看了一般民众看不到的境外文章,自认为了不起喜欢得瑟,喜欢与众不同提出自己的观点,这算没有恶意的反动思想,但结果是一样。另外一种是出国留学的,这国外呆了几年,这个经历与众不同,钱也不能白花,就搞了一点与众不同的论调,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思想,更没有生活实践,多数是人云亦云。没有判断分析能力。如果不是把英语放了这么高的地位,这些利己主义者就不会出国,思想就得不到侵蚀。这个就像跑五公里,我们只看重结果,有人是一步一步跑过去,有人会抄近道,还有人会搭乘汽车,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。所有上学的学科,目的是让学生学知识,增加眼界,提高思想。那我们就用这些标准来衡量,不能用英语的好坏。有些人英语是好,汉语都说不顺溜,什么事也干不了,要这种人有啥用?
我说一下我的成长经历及感受,出生在农村,学习成长也在这个小县城内,父母都是农民,没有很高的眼界,谈不上超前的战略谋划思维方式。等我踏入社会后,发现需要坚强的性格,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与执行力,人与人相处的方式及商务礼仪。但在上学时代从来没有接触过,也没有听过父母老师的教导,完全靠自己摸索。我们公司来的大学生,居然不会从内部开车门,居然不会端茶倒水,倒酒喝酒碰杯的基本礼仪都不懂,这些看似小事却很实用。但我们的教育缺失。这时候你回头看再高的学历,英语分数再高,它在社会生活中不实用,不能学以致用。我们再说一说商务礼仪,大学生毕业的所谓的商务礼仪全部是西方的一套,在中国做生意,人与人打交道都是中国人,用的礼仪当然是中国特色的传统礼仪,更能够被别人接受,像茶文化酒文化,接人待物之道。我们一讲就是国际商务礼仪那一套,生活中又是一套,有几个人要跟老外打交道,难道老外来中国做生意就不能遵守我们的文化礼仪?后来我创业,发现存在更多问题。我们所谓的企业管理都是听别人讲,听专家讲课,或者电视剧里看到的。真正的创业了之后发现完全是不对路的,商人,企业家也是一种文化,更需要很好的价值观,人生观,及社会责任,所有方面的完美统一,才有企业存在的价值,与发展空间。但是我们所有的灌输都是金钱至上,都是一种炫富,都是机会主义。父母都是农民,根本不懂得商业行为及商业规则,更不懂得商业文化。你是得不到任何文化上的指引。所以说自己就摸索,失败再总结经验,当你完全明白了之后,时间过了,金钱耗费了,热情也耗完了。现在社会上提倡企业家精神,都是一种宏观上的,真正的内涵与细节,及解读,有几个人能说得清?还包括工匠精神!不要谈大道理,就列出来事实例证,树立榜样,有年轻人有学习的标杆。现在年轻人一谈做生意,就是有没有关系有没有门路,有没有偷机的机会。社会事实是不是这种情况!像我经过血的教训,我完全明白了,有几个人会听一个失败人说经验,因为金钱之上。如果我有钱,我讲真正的企业家内涵,有几个人愿意听?我还不如讲一些他们激动的关心的金钱怎么快速来的。现在网上所有的成功案例的分享,往往是一种营销行为,希望你花钱学习他的经验,他的目的是赚钱,让你听得热血沸腾,其实是一种误导。曹德旺说的非常对,有几个人能听得懂,因为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过程。没有从事实的角度经验的角度来看问题,不可能和曹德旺的观点发生了吻合。所以说更多人愿意讲买几套房突然发财了,更多人也愿意学这种买几套房可以发财,类似这样的机会在哪里!
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脱离的实机,没有弥补人成长经验的缺失,没有弥补农业文化的缺失。我认为读书是永远有用的,但我从内心看不起现在大学的毕业生,就是有一个大学文凭在大学里混了几年的社会青年,他的基础知识和高中生没什么区别。我工作的时候我是高中做的是市场营销,我们同事有学医学的本科也是做市场营销,你说我们两个除了学历不一样别的有什么区别?因为我当过兵能吃苦责任心强心态放得低,反而业绩远远超过他们。但他们有学历相对来说好找工作,他们也瞧不起我这种没有学历的人。我们反过来想,一个大学英语专业的本科生,让他当一个公务员,他的英语专业是没有什么用的,他的真实水平是不是就一定比高中文凭大专文凭的高。在专业用不到,或不对口的领域,专业知识就是零。这就是我对英语的观点。
再补充一点,上学时间有政治课,现在给公知诋毁说是洗脑,当你踏入社会后,无论你是工作还是创业,你不了解国家政治体系,政府政策,你就是闭着眼睛瞎干。往往说不重要,其实是最实用的。现在有几个做事的不关心国家政治的!不关心国家新闻的!了解历史不走弯路,了解政治不走错!个人观点,欢迎来喷!
英语该不该作为主科
英语作为一个语种,我们根本不要把它精神化,唯英语论是最危险的。
我不是大汉主义者,但是我也知道在母语还没有完全掌握前,最好少接触外语,因为人的脑容量就这么大,学了外语母语就会被无情的忽视,久而久之会是什么结果,我们经常看电视就应该知道,文化冲突后形成的主观意思形态分裂。
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讲求根的民族,而母语又是这个根文化最强大的基因组合,母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说话,更多的是基因传承。
英语作为一个外来语种,这些年来有些过于重视了,关键是我们学英语是为了什么?有人说是开拓思维,要我说纯属扯淡,高中一下的就不说了,高中到大学的学生,给他们拿一本英语著作,请问有几个人能够读懂,读懂的不超过十分之一,剩下的大学毕业以后,两年之内几乎就会彻底的忘掉了英语,这就是现实。
为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,全民开始学英语,把母语扔到了一边,这完全是本末倒置,看看印度就知道了,没有了母语联系的印度,在文化上完全是一片混乱,在民族概念上,大多数走出去的印度人就没听说过有什么民族这个概念,在外面发展的再好也不会回报自己的民族一丁点。
所以说每一个民族还是要一本民族的语言为主,外来语种只能是一个补充,况且我们的母语又是那么优秀。
我不但反对英语成为主科,甚至强烈呼吁让英语走出学校,想学,外面有大量的英语辅导班,可以去那里学。
谢谢阅读,请关注我的头条号!
英语作为主科有意义吗
学习英语当然有意义,但花多大代价去学英语值得商榷。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英语就是一种工具,跟锄头、斧子没啥两样。你用时它让你省时省力高效,不用时就是一个摆设,产生不了任何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