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是:
第一条:西府赵王李元霸;
第二条:天保将军宇文成都;
第三条:银锤太保裴元庆;
第四条:紫面天王雄阔海;
第五条:南阳侯伍云召;
第六条:双镗无敌伍天锡;
第七条:神枪少保罗成;
第八条:靠山王杨林;
第九条:花刀大帅魏文通;
第十条:四宝大将尚师徒;
第十一条:八马将军新文礼;
第十二条:双枪大将定彦平;
第十三条:金刀殿帅左天成;
第十四条:平南王韩擒虎;
第十五条:铁锤大将梁师泰;
第十六条:神拳太保秦琼;
第十七条:皂袍大将尉迟恭;
第十八条:赤发灵官单雄信。
当然了,他们具体有没有子女谁也不知道,书中提到过的,有名有姓的咱们就统计,没有提到过的咱们也不能瞎猜,就不统计。根据后传系列的演义小说来看:
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没有子嗣。
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子嗣不详。
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没有子嗣。
第四条好汉雄阔海子嗣不详。
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有一子,名叫伍登。
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子嗣不详。
第七条好汉罗成有一子,名叫罗通。
第八条好汉杨林没有子嗣。
第九条好魏文通子嗣不详。
第十条好汉尚师徒有一子,名叫尚山。
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子嗣不详。
第十二条好汉定彦平子嗣不详。
第十三条好汉左天成子嗣不详。
第十四条好汉韩擒虎子嗣不详。
第十五条好汉梁师泰没有子嗣。
第十条好汉秦琼有一子,名叫秦怀玉。
第十七条好汉尉迟恭有三子,长子名叫尉迟宝林,次子名叫尉迟宝庆,三子名叫尉迟宝怀。
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有一子,名叫单天长。
通过这么简单一列举,咱们就能看出,这十八条好汉能统计出来的后人其实并没有多少。
也就是伍云召之子伍登,罗成之子罗通,尚师徒之子尚山,秦琼之子秦怀玉,尉迟恭之子尉迟宝林、尉迟宝庆、尉迟宝怀,单雄信之子单天长这八人而已。
最后再说说他们的武艺如何。常言道:将门虎子。又道是:老子英雄儿好汉。这八人的父亲都是盖世的英雄,他们的本领自然也都错不了。
要是给这八人做一个武艺排名的话,我认为排名如下:
第一名:扫北王罗通。罗成之子,唐太宗李世民的“御儿干殿下”,面貌英俊,聪明伶俐。
他胯下一匹追风白龙马,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,马快枪急,勇不可当,一身本领不在他爹之下。
十五岁挂帅扫北,立有大功,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扫北王。
要论武艺之高,作战之勇,在这八个人里面,罗通当属第一名。
第二名:南阳王伍登。伍云召之子,南阳王朱灿的养子,故此他是一人两姓,又名朱伍登。
想当初南阳城被困,伍云召怀抱幼子杀出一条血路,怀中幼子就是伍登。闯出重围以后,伍云召为了安全起见,把幼子托付给朱灿。
后来朱灿自立南阳王,立伍登为太子。锁五龙朱灿身亡以后,伍登继任南阳王。
他胯下一匹千里雪花白,掌中一条丈八蛇矛枪,颇有当年伍云召的风范。
第三名:东床驸马秦怀玉。秦琼之子,银屏公主的丈夫,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婿。
秦怀玉的性格随他父亲,为人谦和稳重,有长者之风。他的武功深得父亲真传,胯下一匹曜日金龙驹,掌中一对瓦面金装锏,一身本领不在罗通之下。
薛仁贵征东之时,他曾挂孝杀四门,锏打盖苏文,名震辽东。
第四名:小灵官单天长。赤发灵官单雄信之子。
他胯下一匹黄风烈火驹,掌中一条金顶枣阳槊,勇猛过人。
他心痛父亲之死,一心想找罗成的后人报仇。占据卧虎山之时,曾和罗通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落下风。后来经过程咬金的劝导,和罗通化敌为友,保了大唐。
第五名:塞北一只虎尉迟宝林。尉迟恭的长子,是尉迟恭的结发妻子梅秀英所生。只因未出生前母亲被北国大将刘国珍掳走,他曾误认刘国珍为父。
他胯下一匹千里一丈青,掌中一条十二节水磨钢鞭,十分骁勇。他爹尉迟恭的钢鞭十三节,他手里这条十二节。
白良关前一场大战,他连擒唐朝三员大将,与生父尉迟恭斗了三天不分胜负。
后来他母亲告诉了他的身世,这才和尉迟恭双鞭相会,父子相认。
第六名:花枪太保尚山。四宝大将尚师徒之子,神拳太保秦琼的义子。
虎牢关前尚师徒拔剑自刎,临死前把幼子尚山托付给秦琼。秦琼收养以后,改名为秦山,教给他练文习武,视如己出。故此这秦山文武双全,胯下一匹望月银龙驹,掌中一条镔铁点钢枪,一身本领不在他哥哥秦怀玉之下。
第七名:黑面太岁尉迟宝庆。尉迟恭的次子,是尉迟恭黑白二夫人之一的黑夫人所生。
爹黑娘黑这儿子自然也更黑,这尉迟宝庆从小就生得虎头虎脑,深受尉迟恭的喜爱。
他打仗的装备跟他爹一样,也是胯下乌骓马,掌中蛇矛枪,后背斜背着打将钢鞭。他的本领虽然比不了他爹和他哥哥,但也绝非常人能比,称得上是唐朝阵营第一排的上将。
第八名:小煞神尉迟宝怀。尉迟恭的三子,是尉迟恭黑白二夫人之一的白夫人所生。
这尉迟宝怀的性格十分随他爹,脾气急躁,行如烈火。胯下一匹独角黑云兽,掌中一条虎头錾金枪,一身本领跟他二哥尉迟宝庆不相上下。
隋唐十八好汉绰号
依次为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;天宝大将宇文成都;三公子裴元庆;紫面天王雄阔海;南阳侯伍云召;伍天锡;燕山公少保罗成;老将靠山王杨林;花刀大帅魏文通。
四宝上将尚师徒;八马将新文礼;双枪老将定彦平;金刀殿帅左天成;铁枪大将来护儿;挂锤庄庄主梁师泰;兵马大元帅秦琼;皂袍大将尉迟恭;赤法灵官单雄信。
1、西府赵王李元霸
李元霸,原名李玄霸,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。是古典小说《说唐》与评书《兴唐传》《瓦岗英雄》《隋唐演义传》中登场的虚拟人物。
隋唐第一条猛将,隋唐十八好汉之首,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。面如病鬼,骨瘦如柴,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,无人能敌。使一对金锤,四百斤一个,共重八百斤。坐骑为“万里云”,日行一万,夜走八千。
晋阳宫比武,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,一战成名。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,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,匹马双锤,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5万人马杀的只剩65万。
曾见义勇为,救下清官刘文静。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,玉玺独收。收军回长安时,举锤骂天,死于雷雨霹雳之中。
2、天宝大将宇文成都
宇文成都是古典小说《说唐全传》以及评书《兴唐传》、《瓦岗英雄》还有电视剧《隋唐英雄传》中的虚构人物,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。他在作者笔下是大隋天宝大将,隋唐第二条猛将,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。
李渊修好晋阳宫时,宇文成都随杨广去查看,遇到李渊的儿子李元霸,李元霸见宇文成都被封为无敌将军,要与宇文成都比试,宇文成都被李元霸击败。
杨广游江南时,各路反王将其围困在四明山。伍云召、伍天锡、雄阔海合力围攻宇文成都,宇文成都虽然将这三人打败,但自己也消耗极大,被后来出战的裴元庆打败。
杨林以玉玺为诱饵,在扬州召开“反王夺魁大会”,想要让各路反王自相残杀,失败杨林被罗成所杀。宇文化及趁机杀杨广自立。但随后李世民领着李元霸率军杀到,宇文成都不敌李元霸被其所杀。
3、三公子裴元庆
裴元庆,是小说《说唐全传》中的人物,隋唐第三猛将,力大无穷。手持一对银锤,重三百斤。坐骑“抓地虎”。传说他为哪吒转世。因硬接李元霸三锤,而名扬天下。后被新文礼引入庆坠山,命丧火雷阵中。
4、紫面天王雄阔海
雄阔海,隋唐系列小说中人物,隋唐第四猛将,外号紫面天王。为人忠厚仗义,两臂万斤之力,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,自觉勇武天下第一,不受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管束。
出场时是在长安城灯会时,雄阔海受手下喽啰挑唆,来长安城挑战宇文成都,在街头卖弓,遇到秦琼、齐国远等人,秦琼来试,也只把雄阔海这张弓拉了五成。宇文成都出来巡城,听到雄阔海叫卖,于是派人把雄阔海叫来,将雄阔海的弓直接拉断。
而后秦琼等人大闹灯会被宇文成都追拿,雄阔海趁机与宇文成都大战,但被击败,与秦琼等人逃往邱瑞的王府。
雄阔海回到太行山后,在山中徒手打死两只老虎,被打猎的伍云召瞧见,伍云召就与雄阔海结拜为兄弟,并准备上书隋朝廷,招安雄阔海。
但之后伍云召父亲忠孝王伍建章被杨广杀死,伍云召在南阳关起兵造反,被韩擒虎、宇文成都等人围困,伍云召派人找族弟伍天锡前来救援,雄阔海在山上等伍云召等了半年不见消息,于是下山,与前来救援的伍天锡发生误会,一连战了几百个回合,致使伍天锡没能及时救援伍云召。
杨广游玩江南时,雄阔海随高谈圣与其他反王于四明山截杀杨广。雄阔海与伍云召、伍天锡三人和宇文成都大战一天,但被宇文成都击败。
在扬州“反王夺魁大会”上,雄阔海代表相州出战,来的时候大会已经结束,被罗成夺得了状元魁。隋军放下千斤闸欲尽杀反王,雄阔海双手撑着千斤闸,各路反王人马逃出后,雄阔海却因为腹中饥饿外加劳累被压死。
5、南阳侯伍云召
伍云召又称南阳侯,隋朝人,出生于南阳,《说唐》中人物,隋唐第五条猛将。武艺高强,力大无穷。
杨广造龙舟南下江南,伍云召随李子通与其他反王将其截住,与雄阔海、伍天锡一起大战宇文成都,四个人打了一天,伍云召等三人联手,却仍然敌不过宇文成都。
靠山王杨林以玉玺为诱饵,邀请各反王来扬州争夺武状元。伍云召竟然被左雄骑的一条没有尾巴的马暗算而死。
伍云召的儿子伍登,长大后随朱灿征战,后归降李世民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结局
第一条:西府赵王李元霸
李元霸兵器是一对擂鼓瓮金锤,据说是当年汉朝马超的先祖浮波将军马芫使的,共重800斤。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。李元霸天下无敌,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。
李元霸原型为李渊四子李玄霸,并无武功,年仅16岁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打开今日头条,查看更多图片
第二条:天宝大将宇文成都
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,实力天下第二,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,重320斤。其身长一丈,腰大数围,金面长须,虎目浓眉,使一柄凤翅镏金镋,重三百二十斤,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。
宇文成都是《说唐》、《兴唐传》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,史实中并无此人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三条:三公子裴元庆
裴元庆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,重300斤。裴元庆本来随父亲裴仁基讨伐瓦岗寨,屡战屡胜。但是由于隋庭腐败昏庸,主帅张大宾嫉贤妒能,加上徐懋功使了反间计,裴元庆父子险些被推出去砍了脑袋瓜子。裴元庆一怒之下大闹隋营,投奔了瓦岗寨。会战四平山的时候,曾一锤震得宇文成都吐血而逃。李元霸随李渊平乱时,裴元庆接了李元霸三招,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,手下从来没有一合之将,因此对裴元庆起了惺惺相惜之心,放了他一条生路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四条:紫面天王雄阔海
熊阔海兵器两柄板斧,重160斤,雄阔海是隋朝白御王高谈圣麾下兵马大元帅,最擅长的武器是板斧、熟铜棍,绰号“紫面天王”,为隋唐第四条好汉,身长一丈,腰大数围,铁面胡须,虎头环眼,声如巨雷,雄阔海擅长使两柄板斧,重一百六十斤,一条熟铜棍,使得神出鬼没。
后死在扬州千斤闸下,被压成肉泥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五条:南阳侯伍云召
伍云召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后人,兵器丈八蛇矛160斤。伍云召堪称隋朝第一全能型战将,标准的元帅型,枪与宝剑的配合使用堪称一绝,远者辅之以弓箭,连宇文成都也手中一箭败走,这在以力致胜的前十条好汉中仅其一人。
伍云召的武艺,扬州夺魁中突厥老英王的大将铁木金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,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,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回合之内极可毙命,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、程咬金诸将也等同。
扬州比武时,伍云召被高丽大将左雄没尾驹的尾巴扫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六条:伍天锡
伍天锡是伍云召族弟,兵器半轮月混天镋200斤,两臂万斤之力,武艺高强。最后,死于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之手,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七条:少保罗成
兵器丈八滚云枪,重240斤,是燕山北平王罗艺的儿子,秦琼的表弟,精通枪法,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,人送绰号“冷面寒枪俏罗成”,而后跟随秦琼、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,并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。瓦岗军解散后加入王世充,转而投奔李世民,小说里被称为是可以比于三国时的常胜将军赵云。
在后来的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,被苏定方设计骗至淤泥河乱箭射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八条:靠山王杨林
兵器一对水火囚龙棒,重300斤,隋文帝杨坚的弟弟(一说叔叔),“兴隋九老”之一,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,被封为靠山王。
后在隋王朝统治频临瓦解之际,杨林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,事败,被罗成回马枪刺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九条:花刀大帅魏文通
魏文通为隋朝潼关元帅,人称“花刀帅”、“九省花刀将”,靠山王杨林最喜爱的三员大将之一。他身长八尺,生得紫面长髯,风凛凛,相貌堂堂,相貌与三国关羽相似,又号称赛关爷。
当年秦琼从靠山王的手中逃脱,杨林派魏文通捉拿,秦琼九战魏文通才得以脱逃,可见魏文通武功之高强。
说唐全传里面,魏文通被神箭王伯当射中喉咙,被秦叔宝取了首级。在评书《隋唐演义传》里,魏文通被天下第一猛将罗士信打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条:四宝将尚师徒
大隋虎牢关总兵,人称“四宝大将”,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十。文武兼修,为人忠肝义胆,有隋朝第一儒将之称。持有四宝:夜明盔,唐猊铠,提庐枪,呼雷豹。
曾受隋炀帝指派捉拿李秀宁,但失败。后投奔王世充镇守洛阳。在西魏攻打虎牢关时竭力抵抗,因为一时言语不和,逼死了师傅邱瑞,后亲自前往瓦岗吊丧。最终被秦叔宝用计打败,因不愿投降,拔剑自刎。《说唐》中,尚师徒则是被瓦岗众人围住,宁死不降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一条:八马将新文礼
新文礼,弘霓关的总兵,坐下金睛骆驼,善使200斤铁方槊,武功高强。其妻东方玉梅是北齐名将东方彦之女,师从双枪将丁延平。
新文礼在西魏攻打虹霓关时,被王伯当射中左眼,伤重而死。东方玉梅为夫报仇,却在战场喜欢上了杀夫仇人王伯当,后来嫁给王伯当(悲哀)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二条:双枪将定彦平
定彦平,著名的双枪老将,武功高强,是罗成的义父,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。杨林攻打瓦岗寨时与杨林大战四十回合,被杨林甩手棒打成重伤而亡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三条:平南王韩擒虎
擒虎(公元538-592年),是隋朝的著名战将,出生于将门,文才武略无所不具,勇武能敌百人,用兵出神入化,北周时历任都督、刺史等职。
攻打南阳关时能抵挡伍云召十个回合(伍云召让了两刀),而尚师徒也只能抵挡伍云召九个回合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四条:昌平王邱瑞
邱瑞,字梦龙,隋朝昌平王,开隋九老里列第七位。邱福之父,秦琼姨父。为人正直,为官清正,不与患臣为伍,被患臣们视为绊脚石。二打瓦岗山任主帅,由于宇文成祥被杀的事,无法为自己开脱洗清,被逼无奈投了“大魔国”。封为瓦岗“福寿王”。
在西魏兵发五关时,为劝降徒弟尚师徒投诚,来到虎牢关,阵前劝降不成,自戕身亡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五条:挂锤庄主梁世泰
隋唐第十五名好汉,挂锤庄庄主,隋唐八大锤之一。《说唐》瓦岗英雄之一单雄信与梁师泰有一战,梁师泰仅仅两锤将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,虎口震开。后被伍天锡打死在扬州城外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六条:兵马大元帅秦琼
唐初战神秦琼,勇武威名震慑一时,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
秦琼兵器为金装熟铜锏一对,共128斤、虎头罩金枪82斤。后举石狮子吐血而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七条:皂袍大将尉迟恭
尉迟恭(公元585年-658年),名恭,字敬德,朔州善阳(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)人,唐朝大将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在皇宫外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第十八条:赤发灵官单雄信
单雄信(?-620年) ,曹州济阴(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)人,与徐世勣关系友好,誓同生死。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。后翟让被杀,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,单雄信归降王世充,徐世勣投奔李唐。
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,因为誓不降唐,被尉迟恭生擒杀死。
隋唐十八条好汉排行榜:秦琼仅16,没有程咬金
隋唐第一条好汉是谁
答: 《说唐》是最先提出“隋唐十八好汉”说法的,此前的《隋唐演义》、《隋史遗文》、《大唐秦王词话》、《隋唐两朝志传》等小说里都没有这种提法。
但翻遍《说唐》全书,都找不出排名第十二、十三、十四、十五是谁。
那么,我们不妨拿《说唐》书中提到的“隋唐十八好汉”(实际只有十三条)与历史人物对照着来看一下。
第一条好汉李元霸,史有其人,为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李玄霸,因《说唐》作者为清康熙年间人,其在创作过程中,为避康熙名字“玄烨”之讳,改成了李元霸。历史上的李玄霸体弱多病,等不到李渊太原起兵,早早就夭折了,并没有什么作为。
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,纯属虚构。
第三条好汉裴元庆,原型为裴仁基长子裴行俨。裴行俨打仗勇猛凶狠,喜欢先行冲阵。《资治通鉴》:“仁基子行俨,骁勇善战”。《隋书》称:“行俨每有攻战,所当皆披靡,号为‘万人敌’。”
第四条好汉雄阔海,纯属虚构。
第五条好汉伍云召,纯属虚构。
第六条好汉伍天锡,纯属虚构。
第七条好汉罗成,原型应该是少年虎将罗士信。罗士信、程咬金、秦叔宝原为隋将张须陀部属,非常生猛,《旧唐书》中记:“士信年始十四,固请自效。须陀谓曰:‘汝形容未胜衣甲,何可入阵!’士信怒,重著二甲,左右双鞬而上马,须陀壮而从之。”“击贼潍水之上。阵才列,士信驰至贼所,刺倒数人,斩一人首,掷于空中,用枪承之,戴以略阵。贼众愕然,无敢逼者”。
第八条好汉杨林,原型应该是张须陀。史书称张须陀“性刚烈,有勇略”,在征剿瓦岗寨时,被李密设伏团团围困,“须陀溃围辄出,左右不能尽出,须陀跃马入救之,来往数四”,接近于现实版的长板坡赵子龙。
第九条好汉魏文通,纯属虚构。
第十条好汉尚师徒,纯属虚构。
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,纯属虚构。
第十六条好汉秦叔宝,是个百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英雄。《旧唐书》称:“叔宝每从太宗征伐,敌中有骁将锐卒,炫耀人马,出入来去者,太宗颇怒之,辄命叔宝往取。叔宝应命,跃马负枪而进,必刺之万众之中,人马辟易,太宗以是益重之,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。”
第十七条好汉尉迟恭,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尉迟敬德。《旧唐书》称“敬德善解避槊,每单骑入贼阵,贼槊攒刺,终不能伤,又能夺取贼槊,还以刺之。”这也是个能在百万军中横行的主。
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,《旧唐书》有记:“单雄信者,曹州人也。翟让与之友善。少骁健,尤能马上用枪,密军号为‘飞将’”。
特别想补充一下,没有列入《说唐》中“隋唐十八好汉”的程咬金,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狠角色。《旧唐书》称程咬金“少骁勇,善用马槊。”在瓦岗隶属四大骠骑将之一,领八千内军,有“八千人可当百万”之称。
以上人等,谁是历史上隋唐时期的第一好汉呢?
我觉得应该是尉迟敬德。
下面说说尉迟敬德的几件英雄事迹。
一、李世民鏖兵洛阳期间,孤身犯险,遭到了王世充亲领步骑数万来战。“飞将”单雄信挺槊直趋李世民,“敬德跃马大呼,横刺雄信坠马”,顺利掩护李世民杀出重围。
二、尉迟敬德曾在乱军之中空手夺白刃,他面对着敌人刺来的长槊随抓随掷,致使敌军惊散。
三、齐王李元吉曾亲自检验尉迟敬德空手夺白刃的本事,结果是“元吉执槊跃马,志在刺之,敬德俄顷三夺其槊。”
四、虎牢关前,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曾身披华甲,骑杨广的御马耀武扬威于两军阵前。尉迟敬德看出李世民喜欢那匹御马,出马擒获王琬,牵御马飞奔而回。五、李世民攻打刘黑闼时,曾身困重困。尉迟敬德杀入阵中救驾,翼护李世民全身而退,两人毫发无伤。
一句话,尉迟敬德太牛了。